新闻详情
电动浮筒标校方法
日期:2025-04-30 19:22
浏览次数:4383
摘要:
标校方法
UTD型电动浮筒液位变送器的标校方法可采用水校法或挂重法进行标定,一般在现场进行标定时多采用水校法,挂重法多用于实验室。
产品出厂时已按照用户提供的密度值进行了调校,如果被测介质密度改变时,则必须根据实际介质密度值来计算浮力值。
下面分别介绍模拟型水校法和挂重法的操作规程。
1. 水校法:
1) 将变送器按工作状态放置,与装置连接的接口法兰封上盲板,也可以连接在装置上,将一次阀关闭,在排污孔引一根透明软管,接好后垂直向上,以观察测量室的水位高度。
测量液位时的计算式 | 式中符号意义 | 测量界面时的计算式 |
L0=0 Lm=H·ρ | L0—零点水位高度mm Lm—满量程水位的高度mm | L0=Hρ2 Lm=Hρ1 |
H—量程mm ρ—被测介质的密度g/cm3 | ||
ρ1—被测重介质的密度g/cm3 ρ2—被测轻介质的密度g/cm3 |
2) 旋开仪表指示器的后盖,将电源的正、负极导线接到仪表接线端子的正、负极上,见图 打开外壳上盖板,见有两个电位器,S为量程电位器。标有Z为零点电位器,计算出注水高度L0、Lm数值后,以测量室外的半量程标线为基准,分别做出标记,注水高度值由下列公式计算。
3) 零点调试
将测量室内的清水排除,调整零点电位器,使输出为4mA。
4) 满量程调试
当零点调整好后,向测量室内注入清水至Lm处,调整量程电位器,使输出为20mA。
5) 按零点与满量程调试步骤反复调校几次即可。
6) 中间的各点校验
取量程范围的25%、50%、75%分别做出标记所对应的输出为8、12、16mA。注:测液位时,若介质密度大于水时,则取量程内的任意一点作为满量程调试点,调试前首先计算出该点对应的水位高度和该点在量程内对应的电流值。调试时,调量程电位器使输出电流为该点在量程内所对应的电流值。
举例:量程1000mm,介质密度为1.2,现取800mm处为上限调试点,则对应水位高度L=800×1.2=960mm,该点对应的电流为I=4+16×800/1000=16.8mA,计算结束后,调零时按零点调试方法,调满量程时则在水位为960mm时调量程电位器,使输出为16.8mA,反复调几次即可。
调测界面时,若重介质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在调满量程时,可取高于零点调试水位L0的任意一点作为满量程调试点,其余调试方法同测液位。
2. 挂重法
1)将仪表的变送器部分(表头)按工作位置固定在支架上。
2)旋开仪表变送器后盖,将电源的正、负极导线接到仪表接线端子的正、负极上。
3)计算出挂重砝码的重量值。
挂重砝码重量值由下列公式计算
测量液位时的计算式 | 式中符号意义 | 测量界面时的计算式 |
G0=P Gm=P-F | G0—零点时砝码重量值g Gm—满量程时砝码重量值g P—内筒重量g F—浮力值g F1—重介质时的浮力值g F2—轻介质时的浮力值g | G0=P-F2 Gm=P-F1 |
注:浮力值的计算方法
F=πD2/4·H·ρ | 试中F—浮力值 | ρ—介质密度 |
F1=πD2/4·H·ρ1 | D—内筒外径 | ρ1—重介质密度 |
F2=πD2/4·H·ρ2 | H—量程 | ρ2—轻介质密度 |
4)满量程调试
在吊杆的下端挂上同Gm等值的砝码,使输出为20mA。
5)零点调试
在吊杆下端挂上同内筒重P等值的砝码,使输出为4mA
6)中间各点的验证
将量程范围内所需挂重的砝码值平均为四份,计算出每份砝码值和对应的输出电流数值。
安装与接线
1.首先将杠杆端头的压板螺钉拧开,将浮筒挂钩挂上,将上限位压板装好,再将表头部保护支撑螺杆卸下即投入使用。
2.根据安装结构形式进行安装,但要使浮筒外壳保持垂直度,使内浮筒不能与外壳产生任何的摩擦。
3.安装时,变送器不应受到强烈振动和冲击,特别是挂内浮筒时不得大幅度地摆动和拉压,以免降低仪表精度甚,至导致仪表破坏。
4.仪表接线
变送器的电气接线首先将变送器端子侧的表盖旋开,按线图接线。